首页高中作文高三作文 内容页

是谁刺痛了文学的眼睛

2021-03-13高三作文 650字 议论文

也许你曾为郭敬明、安妮宝贝忧伤的文字哭泣,你说那也是你的生活;也许你曾陶醉在金庸、古龙的刀光剑影、豪气侠义之中,幻想着自己能成为无人能敌的大侠;也许你曾躲在日本动漫的小天地里,为那些曲折搞笑的情节如痴如醉……
越来越流行的大众文化,席卷而来,让经典文学毫无容身之地,甚至连北京的高中语文教材,也用大众文学替换了经典古文名篇。由此我推想,20年后的学生们,也许可以不用学习中国古老文化了。真是那样,我们想阅读古文传统篇目就只有去博物馆了,可悲亦可笑。面对书店里娱乐小说紧俏而经典文学无人问津的现象,我仿佛看到,汪曾祺老人站在被霓虹灯包裹的一幢幢写字楼前,努力地寻找被时间从记忆里抹去的胡同照片。我长叹一声,沉重地翻开《红楼梦》泛黄的纸页,独自承受黛玉无人能解的寂寞,体味汪曾祺面对没落的胡同的悲凉。
这并不是在否定大众文化,我以为,大众文化随处可见,不用担心对它了解得不够,而传承经典文学的主阵地,就是教材。如果一味地推崇大众文学,连教材这块阵地也被大众文化占据,文学的眼睛真的被刺痛了,经典文学的没落就不远了,恐怕已有的文化断层会变成文化断代。当我们看到我们的后辈拿着经典去叩邻邦的大门时,那时再像余秋雨那样面对敦煌文化的流失疾呼“我好恨”又有何用呢?
我们不妨顺应时代的脚步,用灵活的方式接受先辈留给我们的神圣礼物。《百家讲坛》里,易中天品《三国》,刘心武揭秘《红楼梦》,于丹讲解《论语》《庄子》心得,让“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不正是为了使这些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东西能够为大众接受吸收,能够流传得更久远吗?
给经典留个栖身之处吧!当教室里有《百家讲坛》式的经典解读之声时,教材中多几篇《庄子》选文也伤不了学生的眼睛。

上一篇:错过 下一篇:登鹳雀楼五首·其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