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生于南洋,学于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他灰白小辫,瓜皮小帽,长袍马褂。他说:“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是无形的”。他还说:“我们中国人为什么要学英文诗?那是因为我们要用我们的道理去感化他们。”他还被印度的圣雄甘地称为“最尊贵的中国人。”
他就是辜鸿铭。
政治上无可否认他是“保皇派”,但是,学术成就我们是万万不及他的:他有十三个博士头衔,精通九种语言,翻译了《论语》、《中庸》、《大学》等一系列作品。
在精神上,我们可以向他学且需要向他学习的就太多了。你可曾听过他的演讲《中国人的精神》?如若没有,那定是你人生中的一大遗憾。但是,如果你听了,你的中国人的精神——温良,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就会被他——辜鸿铭,这个“保皇派”无限放大。
那种文化自信给予你的力量,会让你立于世界文化之洪流。
放眼当下,中国的闭关锁国,落后了世界很远,但几十年的追逐所幸追上。面对文化的流失,我们又该如何弥补呢?
高新技术的词汇,日常潮流的词汇,皆为外国语言原创、汉语翻译后得来的。闭关锁国不仅锁住了科技,更锁住了中国人引以为傲的文化啊!面对中华文化要被历史洪流卷走之际的我是无比迷茫的。
但是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却点醒了我:“千万不要以为我们穿着西装,洋人就会高看我们,恰恰相反,当一个中国人成为一个洋人的时候,恰恰会引起他们的蔑视,只有让他们看到我们中国人有着与他们与众不同的文明精神,他们才会对我们有真正的尊敬。”
我幡然醒悟,是的,中华文明的精神——开拓创新,兼收并蓄所滋养下的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不是说区区落后几年而导致的文化入侵,就可以击倒的。它历久而弥新,充满着如春日小草所拥有的生机与希望。
那么,我们该如何去坚守这一块文化自信之地呢?
首先是挑,挑其善而学恶则拒。也就是读外国之典籍,品其精神力量,予你我学习之动力,拒其丑恶思想,维护中华文化之真善美。其次是学,学其先进而超越。现在我们面临最大的问题是科学技术中所有专业的术语都是外语首创,在科研上十分被动。对于我们,往小说,学好每一课,打好坚实的基础;往大说,艰苦攻关,要让以后的先进术语由中文创造,重铸文化自信之高塔。再次是传,传承是最重要的一环。当初辜鸿铭辈将这份文化自信传给了你我,传承的火炬要从你我手中递出,不容有失。
中华文明之精神,孕育了你我,滋养了你我,成就了你我。而今你我,就是要坚守这份自信,发扬这份自信,向全世界展现出我们五千年泱泱华夏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