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自古以来都是人们休息、社交、娱乐的场所。但是在老舍先生的笔下裕泰大茶馆却变成了一个社会。反映了在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中国百姓的生活,它描写了中国社会五十年间的变化。
《茶馆》展开了清末戊戌维新失败以后、民国初年北洋军阀混战时期和国民政府在大陆的统治崩溃前夕三个不同时代的生活场景和历史动向,也是老舍最优秀的戏剧创作。
《茶馆》中有很多人物,但是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性格,并且都代表了当时社会不同的职业阶级的不同群体,王掌柜、常四爷、松二爷等等身世不同、个性显著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读过一次,就能把各种人物的性格特点深深刻在脑中。例如裕泰茶馆的王掌柜,就像卷首老舍先生给他的人物介绍一样:精明、有些私心而心眼不坏,他因从小跟着父亲长大所以为人处事都很圆滑,甚至要比他的父亲更加精明,有时却十分软弱遇事就塞钱、说好话。然而,在结局中他不忍看到茶馆被高官与小人夺取,默默地在后院自杀。这一结局似乎出乎意料,却又是在情理之中。真是让人心酸不已,这么一个一生都在走着中庸之道的掌柜,却选择用这样一种极端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所以老舍先生通过一个这样的人物,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悲哀,表达了作者对当时旧社会风气的讽刺,这样的一个人物也许是当时社会千万百姓的缩影。
还有许许多多的人物在其中,松二爷、常四爷、二德子、刘麻子等人他们都代表不同的人物,但他们都反映了人民的苦难、愤怒、斗争……
《茶馆》中语言的运用也是十分巧妙,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第二幕中的两个拜把子兄弟想娶一个老婆,但是又不好意思告诉刘麻子故说:“两人是穿一条裤子的交情,没人笑话。”刘麻子反应也是快,就回到:“那你说这三人的交情也没人耻笑是吧?都说小两口,小两口,可没人听说过小三口。”老舍先生真是把中国的语言写的淋漓尽致。除了这一处每幕的幕前也是令人影响深刻,大傻杨打着快板儿唱着词儿,比如第一幕幕前中的“两盘儿”“胡椒盐儿”等,这些词都带有儿化音,而儿化音就是北京话的特点之一,不仅是在幕前,幕中的语言也充满了京味儿。老舍先生不愧是杰出的语言大师,他让《茶馆》字里行间都充满了京味。
《茶馆》一共有三幕,以裕隆大茶馆为地点写出两代人之间的故事也写出了中国五十年间的变化。
《茶馆》让我们勿忘国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