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延乔路的尽头是繁华大道”火遍大江南北,我家旁边的延乔路突然成了知名度非常高的路,路牌处总是摆满了鲜花,天南地北的人们经常来这里缅怀先烈,致敬先觉。
这应该也是《觉醒年代》的编剧龙平平期待看到的场景。看完电视剧,读完他的《细说觉醒年代》,真诚地感谢他用了一件如此高品质的影视作品,使我有机会触摸到中国共产党缔造者的故事,这样一群先觉,让我感受到了青春的力量,他们用觉醒的青春逐渐唤醒了还在苦难中艰难求索的中国人民。
李大钊的青春是“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陈独秀的青春“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样两个年轻人,在那个纷乱仿若如注暴雨的时代里,不做等待伞的人,而甘愿化作他人的竹伞,傲岸却坚韧。
鲁迅的青春正是所谓“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书中描述他创作《狂人日记》的场景,读来让我热血沸腾,他以自己的青春迸发出属于那个时代光亮,让“等药”的青年们甘之如饴。
毛泽东的青春饱含着书生意气,既有“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仰天长问,又有“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浩然壮气。这份觉醒的锋芒,想来与北大图书馆中和李大钊谈书论道是分不来的!
陈延年、陈乔年的青春更让人悸动,我读到了愤怒、彷徨、无力,但是最终,面对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他们和他的父亲陈独秀一样,和其他的青春一起,挺身而出,激发了全民族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伟大觉醒。
这样的青春真让人神往!记得在一位作家的文章中看到过:“我渴望看到他们青春的模样,匆忙间赶到了正确的地点,却只见茶气氤氲,席次犹温。我来得晚了,没能赶上那一代的风华。”没能亲眼看到他们的青春,是我们的遗憾。但是,谁能说我们不会成为历史的创造者?青春年少的我们幸运地生活在新时代,恰是强国梦的编织者。
且让我执梦前行,与先觉同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