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危难,每个人都会做出自己最本能的选择,有的是绝望、丧气,但更多迸发出的是一种对生的渴望,一种勇气。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项羽的一生,气吞山河,英武霸气,生的豪迈,死的壮烈。这,是勇气,对死,他并没有什么畏惧,拔剑自刎,也只是在刹那间决定,四面楚歌,面对与自己同生共死的江东子弟一个个倒在了身边,面对滔滔的江水,他选择了最直接的方式。这种勇气,是豪爽,对生的豪爽,对死的淡然。
项羽的勇气,犹如荡漾不定的湖面,浅入浅出,是浮于表面的勇气,是对生命的漠视,对自己的草率,对亲人、朋友的辜负。他亲手埋葬了再一次破釜沉舟、东山再起的机会。试想如果他当初就此乘上渡船,到江东再重整旗鼓,也许历史就有可能改写了。他的“小勇气”掩埋了希望,也掩埋了这种种可能。
反观他的对手韩信,年轻时受过胯下之辱,从军后也饱受排挤,但他没有自暴自弃,忍耐换来了巨大的成功,“十面埋伏”演出了他人生最精彩的一幕。苦难,是磨练一个人的意志,能够从屈辱、苦难前跨过,这是一种“大勇气”!这不是懦弱,是对理想、信念的坚持,十年磨一剑,一时一刻的忍耐是为了崛起的一天,忍耐才有希望,才有成功的可能。
追溯到遥远的春秋时代,越王勾践靠“三千越甲”击败吴国,正是因为当初他的隐忍。会稽之役,如果没有忍耐,吴国早就灭了越国,也不会再有以后的复仇之战和传送千古、激励后人的“卧薪尝胆”。
没有人否认项羽的勇敢,不同的性格造就了不同的人生,也会有不同的勇气,但我始终相信,匹夫之勇,算不得真正的勇气,勾践和韩信的勇气才是真正的“大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