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活着,尽管命运多舛;他安息,只因天使离去,那是大自然的秩序;犹如昼去夜来,白日西沉。
这是主人公冉阿让墓碑上的一首诗。
《悲惨世界》由雨果历时三十余年完成,是他创作晚期的代表作品,也是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灿烂瑰宝。本书将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中叶,法国广阔的社会生活图景和人民现实苦难生动地展现在了读者眼前:贫民冉阿让因不忍姐姐的孩子挨饿,决定去偷面包,不料因此被捕,在牢里一坐就是十九年,工人芳汀受人玩弄而产下私生女儿,又为了抚养女儿而沦为娼妓;无家可归的贫民女孩珂赛特寄人篱下,受尽苦楚和折磨……
在社会底层的各色人物无一不承受着生活的磨难和命运的不公,他们的故事生动地再现了十九世纪法国封建专制社会的腐朽和黑暗。《悲惨世界》称得上是一部厚重的人类苦难“百科全书”。
随着指尖划过书的扉页,我不禁被冉阿让的坚毅与善良打动;被主教卞福汝先生的善良感染;也哀叹芳汀的悲惨遭遇以及珂赛特的年幼丧母﹑寄人篱下。当芳汀为了养活自己的女儿而将自己的两个门牙卖掉时,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同时也痛恨资本主义对底层人民的无情压迫。
我敬佩冉阿让,尽管法律和习俗的压迫使他由物质的贫困渐渐走向精神的堕落,但他始终坚守着那份难以泯灭的善良。他历尽生活的磨难和精神的困苦,凭借卓越的勇气和现代社会的生存智慧,一度成为工业小镇的领导者,最终在精神上超越了自我,扼住了命运的咽喉。
贯穿于《悲惨世界》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这本书始终高扬着反对暴力,以爱制恶的高尚旋律。它将爱与仇恨演绎得淋漓尽致;将痛苦与贫穷通过鲜活﹑生动人物展现在读者面前;将资本主义的罪恶揭露;同时也将善良的力量融于人物的内心世界,被誉为“人性向善的精神史诗”。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评价说:“雨果以卓越的艺术魅力展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奴役劳动人民的现实,《悲惨世界》是一部法国现代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长篇史话
透过雨果,透过《悲惨世界》,我对苦难,对人性,对生命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