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入深冬,一本书,一支笔,一个下午,一段时光,一颗求知的心,在书中悄然滑入。
身为广大农村孩子的其中一员,从小与城市孩子相比就输在了起跑线上,读的书也仅局限于两本翻破了又用针缝的语文数学书,直到三年级学校开展了留守儿童读书室,我才真正意义上开启了我的读书之旅。现在,我依然记得,我读的第一本书叫《汤姆索亚历险记》,每天晚上捧着它坐在灯下,与汤姆一起相约去冒险,去寻宝藏……那时读书只是寻找一种脱离现实、新奇的刺激感,是仅听书吟。
渐而长大,书也接触得越来越多,我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柯察金的命运让我不禁感叹,幼时刷碗洗盘赚钱养家,长大后献身于革命事业,他说:“人的一生不应碌碌无为,要做有意义的事。”那时认为保尔·柯察金是一位命运多舛的英雄形象,现在细品,他的钢强中仍带有温柔的一面,我由仅听书吟到了细品书吟。
去年寒假有人赠予我两本书,《追风筝的人》和《偷影子的人》,步入高中我的语文素养不断提升,对书也有了不同的见解与赏析,我读到哈桑的“为你千千万万遍”会潸然泪下,会为此感动,会细品这七字是怎样的扣人心弦。我读到“生命中某些珍贵的片刻,其实都来自于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会拿笔记下并反复研读,我读到《外婆的道歉信》,会跟着书中外婆告诫爱莎“要开心,要大笑”去做,我读到《人生最美是清欢》,会和林清玄一起去那自然中去看人生,看淡得与失,恰有“温柔半两,从容一生。”恰有“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我读到《目送》,知道了“修行的路总是孤独的,因为智慧必然来自于孤独。”
若谈读书心得,自己心得不值一提,上月曾写过一篇关于钟山先生读书的故事,“一代鸿儒不需此名,他才是真正做到了且听书吟,将读、写、心真正地合并在一起。”我羡慕他,我也羡慕像他一样拥有大把时间去听书吟的人。高中学习似那秒针,似那流水,似那陀螺围绕着一点,始终不停地转着,读书的时间被压缩地少之又少。
且听书吟,此乃己愿,望有书吟,于彼之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