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初中作文初三作文 内容页

读书手札

2020-02-26初三作文 1200字 散文

读书的习惯是在老家的书架边养成的。虽说是书架边,却没有刻意正放的书桌,自然也就没有正确的读书姿势。于是,读书也便成了随时随地都能进行的事情,因为没有条条框框的限制。纵使身处闹市街头,抑或荒街陋巷,找一面瓦墙或一盏路灯,添上几抹灯光,心灵都能随光影浸入文字构成的世界,依偎在梦的大海里。

读书成为爱好,则紧随其后。因“向往大千世界”而觅书、读书。书不会像电视、电影一样将人的思考现实化,它只是在大脑的纸张上打一点淡淡的底稿,至多渲染一些云雾缭绕。而一经思维的勾勒,便投映出视觉、嗅觉、听觉、触觉的世界,流泻下森林的氤氲、风车的絮语,而非电子所激发的光斑。

接着,为了找喜欢的书,我从图书馆A区跑到Z区,连囫囵吞枣都谈不上,却乐此不疲。在遭遇几种惊世骇俗的文风后,发现自己偏好安静澄澈而富有哲思的文字。于是便坦然静下心来,“去午后读一片自己的天空”——那片天空也许在星辰大海间,也许在古老的阁楼上,不过需要打开天窗去仰望。

城市无非是喧嚣的荒野。

断章取义的话,此言不妥——因为荒野上不会有思考的人,只会有存活的生物。而城市中则处处充满了思考,正如打夯机的轰鸣声充斥着它每一单位的空间。当然思考也有高低深浅之分。正如很多博览群书的思想家、作家一样,一部分我所知道的城中少年是为了让自己更深刻地理解并思考这个世界而读书,读有思想的书,从马克思到黑格尔,从高尔基到索尔仁尼琴。按我的理解,人就是在各种思潮的争鸣中,去追寻并确立自己的、合理的价值观、人生观的。不管是我思故我在,还是我在故我思,为了思考而读书,生活并思考,是一个人脱离蒙昧并有价值地生活下去的基础。

当然,思考也可能会带来毫无结果的痛苦,也许会使人意志消沉,甚至让人抛弃自己的生命。似乎,不少思想家、作家的结局正是如此,令人叹惋。普通人难以理解,宣称能理解的人似乎也不大靠谱。不过我认为,不管用何种方式“上下而求索”,得到答案实际上是其次的目的,毕竟“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重要的是在于不断地追寻,因为答案是相对静止的,而追寻才是绝对的永恒。所谓重要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沿途的风景。

诡辩者曾语,人性本恶,则善皆伪善。我的理解是,伪善皆善。伪的本质并非虚假,而是刻意人为。由利己主义操纵的行动,产生影响的并非是意志而是行动。我不是要为伪善做辩护,而是想阐明,人的所思所想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的所作所为。

当然,这是把关注重点放在现实世界中。即不管其行善目的如何,人们都应当给予善者以正确的评价。换作行动者的角度而言,我不是高贵的施舍者,只是有心伸手帮助别人一下的路人甲乙丙丁中的一个。你说谢谢,我心里高兴一分钟。你当我多管闲事,我在心中鄙视你;而帮助他人的举动不应受此影响。

安徒生讲了一百多年的童话,我们听了没几年,就觉得现实主义与批判现实主义更接近生活,这合情合理。但若以此为借口把利己之心扩大到一切行动只对自己有利,那则是无数为了良知而写作的作家最不愿意看到的。从浅层思维讲,如果把读书所得的知识用作袖手旁观的借口,那可真是令人遗憾。

读书读至思想火花碰撞激烈之处,也常有感而发,自写批注一段或杂文一篇——不过文思迟钝,常遭人嘲讽——心念至此处,又在心中拼命低头:同志还需努力,还需多读,多思,多行。

上一篇:读史 下一篇:读简爱
猜你喜欢